首頁
1
網站地圖
2
本廟簡介
3
仙跡巖大事紀4
Missing parameters [image]

仙跡巖大事紀

項次事項備註
1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淡水知縣王彬林來台履任時,將呂仙祖由山西永樂宮分靈迎奉來台,起初供奉在艋舺(今萬華)玉清齋,台灣光復前後景美地區景美街一帶的鄉民因傳染病傷亡甚多,當地仕紳乃將呂仙祖神像請到景美救災,傳染病漸漸平息,為感念其恩澤,將呂仙祖神像移尊至景美山巖穴中供奉,嗣後鄉民又搭建簡易寮舍供避風雨,並於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向台電公司申請接電,於同年4月裝表供電。 
21945年有位牧童在景美山發現山巔上有顆巨大岩石上顯露有相當清晰可見「足印」,鄉人稱奇。 
31946年籌組「景美風景區古蹟保存建設委員會」,公推地方名人篤儒、臺灣著名文化宿耆--林佛國先生擔任第一任主任委員,林黃鐘、林金水分別擔任第二、三任主委,籌建本廟。 
4民國41824(農曆),公元1952年本廟初建完成,鉄拐仙翁等11為諸神蒞臨本廟扶鸞降筆詩(詳附錄) 
5195910月本廟首次修建完成,並擴建登山步道,整修環境,遍植花木等。 
61959111日訂名為「仙跡巖」廟,並由謝木海先生擔任第四任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並聘請劉土水先生擔任會計工作,劉郁華女士擔任事務性工作,創建「仙跡岩圖書館」,成立「仙跡岩慈善委員會」發放食米、佈施棺木給貧困鄉民,並組織「仙跡岩誦經團」,設置「休閒活動場所」等。 
719605月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編纂之臺北縣志卷三地理志下篇第二十九卷記載:『位於景美鎮後山巔,海拔一百四十餘公尺,上有大石生紋,長三吋有奇,狀若足蹟,鄉人奇其事,因曰「仙跡岩」。民國三十五年,信眾建廟山巔,上憑懸崖,下臨平野,登山盤道數百級,砌以青石,直達禪院。憑殿俯視,則台北盆地盡在眼底,蔚為壯觀。地近台北,假日遊人甚多。』。 
81961年奉供「金色地方福神」,信徒們俗稱為「外省土地公」。 
91965223日前臺北縣政府以北縣字第貳百伍十貳號函同意本廟寺廟登記(詳附錄) 
101981年間廟後仙跡岩石嚴重坍崩,直接衝擊正殿後牆,岩石滾落兩側,將佛祖殿及媽祖殿牆壁貫穿,神像因而毀損,所幸正殿牆壁及孚佑帝君神位毫髮無傷,可謂神跡顯現。 
11民國731012(農曆),謝木海主任委員辭世,1985年起由許炳南監察委員從新改組為「臺北市景美區風景區古蹟保存委員會仙跡岩辦事處」,續聘請劉土水先生及劉郁華女士協助推展廟務,積極整建風景區,並再次擴建廟基,往下擴建二層,增建禪房及室內運動場所,增建涼亭,整修登山步道護欄,興建景興路263巷登山口牌樓,爭取興建公廁,由山下接引自來水至本廟工程等。 
121997年間許炳南先生身體違和無法視事,隨於1998年3月間由地方熱心人事推選11為委員成立仙跡岩管理委員會並輪值管理。
 
131999年9月17日票選由謝茂雄先生擔任「第六屆景美仙跡岩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任內籌措財源整修正殿屋頂、電力管線換新等修繕工程。 
1420039月謝主委卸任,由許培國先生重組第七屆管理委員會推展廟務。 
152007923日由許新榮先生重組第八屆管理委員會,並由許先生擔任主任委員。 
1620079月因地基樑柱位移損壞辦理補強工程。 
172007124日重訂定「仙跡岩廟組織章程」。 
18因許新榮主委過世,於2009412日改選主委,由劉樹春先生擔任第九屆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19因屋頂老舊漏水,廁所天花板鋼筋混凝土脫落,籌措財源整修換新運動場所上方及土地公廟之採光罩,圖書館屋頂加裝鋁鋅琉璃鋼瓦及其他修繕工程,於2013年8月31日完成,計支出124萬餘元。 
202014318日向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申請設立「臺北市仙跡岩慈善會」。 
212014818日臺北市政府社會局以北市社團字第10342137500號函准予「臺北市仙跡岩慈善會」立案(於2014年7月26日北市社會字第3267號證書立案)。嗣經臺北市稅捐稽徵處核定免稅統一編號為「38618150」,並由劉樹春先生擔任第一屆會長。 
222015年使用一甲子之舊鼓損毀換新鼓,並整修鐘鼓樓。 
232016年遊客日漸增加且混凝土儲水槽漏水嚴重,影響供水品質,利用原儲水槽放置每桶1.5頓不鏽鋼水槽18個。
242017年秋,完成增設太歲殿。
25因地層滑動,地坪目視有傾斜現象,且基礎層之鋼筋混凝土梁柱有裂縫與鋼筋外露情形,為瞭解該情況是否影響結構安全及如何辦理改善,特委請火蜂土木技師事務所」辦理補強工程委託設計技術服務」,該計畫於2017年12月4日完成調查設計報告。
26為辦理本廟基礎結構補強工作,於2018年4月14日委請祥亨營造有限公司辦理修繕,並請火蜂土木技師事務所監造,動支施工費250萬餘元,施工項目計有梁柱鋼板包覆、牆結構補強、壁癌白華改善、油漆等工程,於2018年底完成修繕。
272019年6月18日劉雙全先生接任臺北市仙跡岩慈善會」第二屆會長。
282019年7月15日臺北市政府社會局以北市社團字第1083112016號函同意將臺北市仙跡岩慈善會」變更為臺北市仙跡巖慈善會」。
292019年8月21日經法院公證登記為「社團法人臺北市仙跡巖慈善會」。
30本廟於2019年10月3日以「社團法人臺北市仙跡巖慈善會」名義取得所座落「文山區景美段四小段155地號」,面積1932平方公尺之3/8所有權土地,土地買賣價金及稅捐等計支出6.5萬元。
31本廟第一層除地藏王菩薩殿外,尚有6個房間堆置建材及供儲藏室使用,其空間已封存一甲子,因通風不良且未適當處理山壁滲透水影響結構安全,為改善此情形及善加利用此空間,因此列入第二期整修工程中改善,其工程項目尚有土地公廟埕地坪、兩側花圃、隔間、油漆粉刷、外牆防水處理、地下一、二層設置中型會議室、桌球運動中心等工程,所動支施工費及監造費計260萬餘元。
32本廟位於海拔壹百叁拾餘公尺高,平常使用的自來水係從山下三階段抽取使用,輸送管線常損毀致常停水,為解此狀,除於2016年將儲水槽改置18個不鏽鋼槽外,又於2020年5月間在半山腰增設4.5噸儲水桶,解決常缺水問題。
332020年5月6日(農曆4月14日),適逢呂仙祖聖誕紀念日,重新完成土地公及土地婆安座,暨建立本廟歷史沿革揭碑儀式及第二期整修工程竣工典禮。是日同時將「山神」移置至地藏王菩薩殿右側房間內供奉。